Joseph李同仰弟兄,又或稱呼為Joseph,Joe 或”大舊”,是我們教會的執事,秘書,參加國語堂的崇 拜,同時也曾是國語堂同工會的主席。每個星期天我們都會在教會與他一起敬拜,但不一定有時間跟 他長聊,了解他的生活及事奉,今天我們很高興能夠跟他作一採訪,以讓我們對他多一點認識及了解。

編者:Joseph,你是何時信主及如何來到中央浸信會呢?
李: 我出生於香港一個基督徒的家庭,從小在教會長大。我在香港的教會是宣道會國語堂,是由 一批來自中國大陸的信徒創辦的,崇拜用國語,有廣東話傳譯。我十二歲接受洗禮,從小參加教會 的團契,也有參與事奉。1978年在神的帶領下來到澳洲升學,當年我與三個中學同學住在一起, 星期六到East Sydney Technical College 上中文課,跟著馮約瑟師母會來接我們去參加星期六中 午的查經班,星期天我去中央浸信會聚會,當年的崇拜是英語的,但有廣東話傳譯。就這樣開始在中 浸聚會。

編者:作為第二代基督徒,你是否從小便跟隨主直至現今?
李:我從小在教會中長大,參加崇拜,主日學,小學團契,中學團契,詩班,暑期聖經班, 夏令營,也參與其中的事奉,因為經常參加教會的各種活動,故此對一些聖經問題的標準答案耳熟 能詳,再加上我活躍參與教會的事奉,所以在别人眼中,我是一個屬靈生命有長進的少年人。然 而,我在學校中也十分活躍,經常在放學後與同學玩耍到天黑才回家。升上中學後,進入反叛成 長期,我漸漸發覺非基督徒同學生活也很好,星期六,星期天不用上教堂,有更多的時間打球玩 耍。也感受到聖經的教導對生活有諸般約束;同時,在教會的事奉中聽聞見過當中的一些人事問 題,因此我在初中三以後就漸漸退出教會,成了一個只在重大節日才上教會的信徒。到澳大利亞 後,因為要適應新的環境,努力讀書,加上生活上需要自給自足,接著離開大學進入社會工作, 努力追求事業的發展,同時享受自由自在的個人生活,所以,在信仰生活上並沒有什麼進步。在 這一段漫長的”曠野”歲月當中,特別是進入社會工作以後,面對困難以及在職場上觀察到人生 百態的時候,我常常想起聖經中的教導,漸漸地重新領略到上帝的話是真理。我有一個喜愛思考 及辨證的個性,這一段經歷讓我在一個客觀的環境中重新肯定我個人對基督的信仰。感謝神,在 我當”浪子”的日子裡,祂沒有放棄我這個罪人,不但如此,祂用慈繩愛索默然指導我人生的路 途。我認識我的妻子Patricia後,她把我帶回中浸的家,當年真有一種”回到我父的美家”的感受。

編者:回顧過往的日子,你是否看到上帝時刻在掌管你的生命及引領前路?
李:人到中年,難免”溫故”—回頭看,反省;”知新”—累積經驗,勇往直前。在我生 命裡有幾次生死的經歷,都是天父的保守。五歲時過馬路,我差點被車撞死。八歲入醫院開刀動手 術,十歲游泳遇溺被救生員救回,新西蘭渡蜜月玩激流艇被激浪衝走,後被救回,這都是天父的恩 典。
我能來到澳大利亞升學一事,使我深深感受到主的帶領及作為。我從幼兒園到高中,一直在浸信 會辦的一間中文學校就讀,對學校以外的事情都不太清楚,我的學習成績不算太差,但花在遊玩 的時間比學習要多。中五時參加一公開試 (會考),可算是中六之後大學入學考試的預考, 我在中五的 公開試, 成績平平,拿到成績後,如夢初醒,呆坐半天,後悔不已,知道自己在香港升學的希望十 分渺茫。 故此 中六起我開始發奮學習,但為時已晚,那段時間我徬徨不安。有一天,一個好同學 告訴我他將會遞交赴澳大利亞就讀申請表,還說如被接納,在澳大利亞讀書不用交學費,問我要 不要試試。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,經過英語考試,面試,被通知參加體檢。我感到十分詫異, 因為同班同學中有很多英語比我好的,都沒有被錄取。邀請我申請的那位同學,成績十分好,又 有親戚在澳大利亞,也沒有被錄取,此人後來赴劍橋大學讀醫學!我檢查身體後一直沒有收到領 事館的通知,心情由興奮變為徬徨。七八年二月底,澳大利亞中學開學已近一個月了 (我當時還有 數個月便要完成中六),忽然收到領事館通知,要我在一個星期內離開香港,赴澳就讀,否則簽證 作廢。後來才得知有部分申請表被錯誤處理,導致一批學生一直沒有收到簽證,而我就是其中一 位。回顧前半生,來澳就讀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。其中過程有著不可思議之處,雖然當 年為努力學習沒有把回到教會放在首位,但神仍然指引我的前路。

編者:你如何開始參與中浸普通話的事奉?
李:2005年,我從日本回到澳洲並轉換了工作,碩士課程畢業,女兒也開始上中學。我終於有時間 對我過去生命做一個總結。回頭看都是只有恩典,心裡充滿激動和感恩,決定以後的日子要有一個新的 方向,多花一點時間在事奉的工作上,積財在天。2006年,譚國雄弟兄知道我可以說普通話,便邀請 我在中浸家庭營裡幫忙帶普通話青年組的查經。時光如飛而去,如此八年已經過去。

編者:你如何克服事奉中的困難,起跌?
李:我母親曾經是教會的司庫,有時聽到她跟父親提到教會中人事的複雜,而自己年紀小的時候也 有一些類似的經歷,所以在回到教會以後,都很小心不再去接觸教會行政的架構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 職場上經驗的累積,加上學習聖經的教導,開始明白人事的複雜與矛盾可以有很多個層面,縱然從正 面出發,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解決方法都可能不一樣。即使方法一樣,執行時細節輕重也可不一 樣。在以神的愛為主題的機構裡,對哪一件事在什麼時候需要堅持,對哪一件事在什麼時候需要妥 協,就要看你個人與神的關係,看你能不能將一切得失交託給神,祈求神的智慧,聽從神的話,順從 祂的帶領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4:7分享他一生的經歷時說:”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”,他并沒有 說所有的仗都打贏了,”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”,他并沒有說他每次都跑贏了,”所信的道我已經 守住了”,他也沒有說他能幫助每一個人守住真道。他所說的不過是竭盡所能,但保羅告訴我們,這 已足夠安然見主面了。倘若做基督徒一定會有苦難,參與事奉就更會有困難起伏,問題在於我們如何以 竭盡所能,以一切交託與神的心境安然面對困難,渡過難關。

編者:你對中浸的未來有甚麼期望?
李:自一九七八年我來到悉尼後,過去的三十幾年悉尼的變化很大,中浸的變化也一樣很大,悉尼 華人教會的發展也很大。回顧過去的中浸,在悉尼華人教會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。現在很多華人教 會裡都可以找到中浸以前的會友,而且有不少人成為教會的領袖。因為周邊環境的發展,中浸成為一 所城市中的教會。城市的教會有它的獨特性。我不知道三十年後的中浸是如何一個面貌,我衹希望教 會的領袖在繁忙的事奉中依然與神有親密的關係,竭力為主作工,讓神自己掌管祂自己家的前路。

編者:請你分享你喜愛的經文。
李:在我的教會經歷中,曾見到不少基督徒為某種原因不單離開事奉的崗位,更離開教會,我自已也 曾有此經歷。猶大書20至21節提醒我無論何事最重要的乃是我個人與神的關係:
“親愛的弟兄啊,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,在聖靈裏禱告,保守自己常在神 的愛中,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,直到永生。”
感謝神把Joe帶回衪的家裡,感謝神使用他在中浸服侍,感謝神我們是兄弟姊妹,願我們都可與他一起為主 打美好的仗,為主跑盡我們的路,一生守住主的道。